通訊季刊 No.22

親愛的《愛與衝突》通訊讀者平安

小學生兩人共用一張桌子上課,遇到鄰座是異性或關係不好時,就會刻意劃下中線,不讓鄰座越界。生活中,設立界線,是要讓人知道哪些是屬於我的,請尊重我的範圍。越過界線,便會造成困擾,兩方不只產生衝突,國與國更會引發戰爭。今年,《愛與衝突》通訊的主題是「界線」,仍然從個人、職場、家庭、教會的角度,分四期來探討這個話題。

本期先從「個人的界線」談起。會長在〈突圍人際衝突──從界線切入〉,帶我們看為什麼要有「界線」,劃界線是為了界定自己,對自己的範圍負責任,守護自己的疆界。這樣就可以尊重別人的疆界,接受神的掌權,和祂在各樣事上的主權。

當年耶穌被猶太人看成是違反規條的越界者,而祂捨己成為人類的救贖,則是神最終極的界線跨越,王文堂牧師帶我們從聖經看〈當耶穌越界時〉;恩美分享自己跨越傳統文化祭祖的懼怕,堅持基督信仰的界線,〈當懼怕的高牆逐漸倒下最終帶領父母歸主的經歷;〈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?〉文中,列舉四個和別人、和自己界線不明確的例子,看到「個人界線」在生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比重;心怡在〈漫談界線〉中,描述了她所遇到的界線問題。生活中、人際間處處都有界限,無心或有意的越界會導致作出不合宜的決定。

「把自己約束在界線內的關鍵,就是先克制自己的心。」《活力餐》作者提醒我們守住界線的方法就是〈克制自己的心〉;無論是親友或教會長輩,出於關心常會給予指導或建議,若當事人覺得那已讓他感到困擾時,該怎麼辦?何老師在《和睦下午茶》裡,為我們解答;《和睦書坊》作者分享《過猶不及》一書教她如何立界線,也幫助別人學習尊重界線,在愛中互相成全;《和睦廣角鏡》中,麥中堂牧師帶我們綜觀人生的定性,不接受神為生命設立的界線,就無法得著真正的智慧,人生乃是虛空。

三年的疫情裡,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每月舉辦雲端講座。如今疫情逐漸過去,我們將改為一季一次的雲端講座,本期《事工報導》特別介紹雲端講座的發展。也請掃描二維碼,報名參加4月29日的座談「聽媽媽的話,真的是對的嗎

敬請閱讀本期文章,並轉寄給朋友。謝謝!

《愛與衝突》通訊 敬上  

第二十二期目錄
會長的話
活力餐
職場的光明與黑暗
和睦下午茶
和睦書坊
和睦廣角鏡
事工報導
Scroll to Top
站內搜尋

管理員登入

訂閱愛與衝突電子報
將不定時獲得最新活動通知和通訊季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