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心怡
記得小時候曾經看過這樣一幕:爸爸從姊姊的書包裡,找到了兩小包棉花糖。因為他非常反對我們吃棉花糖,所以就把它們拆開,放在碗𥚃,然後倒入熱水,兩包棉花糖瞬間化為烏有。說起這段往事,不是要評判父親的對錯。每個時代、每個父母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、知識及方式教導孩子,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,我們無權評論他們的對與錯。
跨越界線到處都有
在這𥚃我想要探討的,是「界線」這個問題。界線在我們的生活𥚃,但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。就拿棉花糖的例子來說,爸爸應該是不了解,一個十幾歲的孩子,是應該可以有他自己的自由空間,去選擇想要吃的零食。我想父親的舉動,應該是受到另一位姊姊生病的影響。那位姊姊因為發高燒,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,而導致腦部受損。從此以後,只要父親覺得是會引起火氣大的食物,如棉花糖,他都不讓我們吃。父親的擔心與恐懼,促使了他跨入姊姊的自由疆界,替她作了選擇。
另一個很典型的例子,相信在很多家庭也都上演過類似的情景。在台灣轟動一時的連續劇《光陰的故事》, 戲𥚃的孫媽媽偷看了女兒孫一美的日記後,面對孩子們質詢她越界的行為時,她大言不慚地回答道:「我不是偷看,我是在檢查!」而且每次她越界時,都會補上一句:「我這樣做是為你好!」
在這五花八門的社會上,要完全杜絕別人跨越到你的界線,或是自己跨越別人的界線,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。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受到文化背景、原生家庭,自己的一些信念,或是恐懼的影響,導致作出不同的決定。
懂得為界限把關
幾年前,女兒的教會要組團去墨西哥邊境短宣。當時正值美墨邊境非常緊張的時刻,時不時會聽到新聞報導,說邊境會不定期的關閉,而且治安非常不好。很自然的,我堅決反對女兒參加這個短宣隊。而且那時候教會仍在密切注意邊境的狀況,還未確定是否能成行。為了這事我和女兒起了很大的爭執。當時她已經三十出頭,也在上班工作,並且搬出去自己一個人住了。她對我說:「媽,我已經是成年人了,有自主的權利決定我該做什麼。告訴妳是尊重妳是我母親,不是要徵求妳的同意。」聽了這話我更加生氣,對她說:「你們這是什麼教會呀,竟然要你們和父母反目成仇⋯⋯,十誡裡第五誡怎麼說的?」姊姊那時正好在我家作客,也和我一樣激烈地反對,比我還甚。她說,要是她女兒的話,她會打斷她的雙腿都不讓她去。
結果女兒還是去參加了這個短宣隊。她把他們全部的行程向我詳細說明,也和我分享她手機位置,並且每天都會分享照片給我看,讓我可以看到她的行動。現在回頭去看這件事情,雖然當時眞的是心驚膽跳,但也是著實地給我上了一堂「界線」的課。女兒後來告訴我,那天她和我起爭執之後,一個人開車在路上,一面開車一面哭,覺得我絲毫不在乎她心裡的感受。我慶幸女兒懂得為自己的界線把關,以及知道如何處理被踩線的緊張關係。同時,我也理解到一件事情:「孩子長大了,要學會放手(早就該放手),學著交託。」我不能照顧她、保護她一輩子,既然不能永遠在她身邊,就要讓她學習獨立,能夠照顧好自己。更何況她還有上帝呢!
設立適當的界線來愛自己
第一次探討界線這個問題時,是近三十年前,在一個心理諮詢的時段中。我坐在一張椅子上,心理諮詢師用一條麻繩,放在地上,繞著我圍了一個大圈圈。她一邊把圈圈漸漸地縮小,一邊問我的感覺。當時不知道她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,後來回想才曉得,她是在玩一個界線認知的遊戲。我的界線的經歷,很多時候跟學習愛自己有關。當你一直不斷地容許別人侵犯你的界線時,你的界線就會一直不斷地縮小,到最後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多了。失去了自我,心靈是會枯萎的。年輕的時候,總以為愛人就是要不斷的付出,總是把別人擺在優先順序,然後才是自己。殊不知,在懂得愛人之前,首先要懂得愛自己。前幾天,在收音機聽到一個有關看護老年人的小故事。故事裡談到有些老人家,格性古怪很難相處,連照顧的家人都受不了,快走不下去了。專家建議要先照顧好自己,每天要留時間給自己,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。自己心情好,才能夠有心力去體諒及應對這些老人的諸多要求。難怪聖經教我們要「愛人如己」,如果自己都不懂得愛自己,又怎麼會懂得愛人呢?
在網上看到一位心理學家的一段話:「人際關係的美妙就在於它的多元、豐富性,與不同人的相處總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;同樣,人際關係的辛苦也在於它的多樣化,沒有固定的公式、模組可以套用。」確實是,界線的維繫及平衡是因人、因事而異。有時候,自己也會給自己設一些沒有什麼用處的界線呢!
放手讓上帝來駕駛
好多年前,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失眠困擾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除了嘗試各式各樣的方法,我還買了一本有關於如何促進睡眠的書。書𥚃有許許多多的方法:有戴耳塞、把房間弄成只是睡覺的地方、固定時間就寢、讓你的身體說話(let your body talk)、告訴別人不要打擾你等的建議。因此我曾經向家人及朋友畫了一條很淸楚的線,就是晩上9點鐘之後,沒有人可以跟我講話,或是打電話給我。大家都很關愛我,也都不曾有人越線過。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,打開輕鬆的鋼琴音樂,一首一首地聽,卻也在床上一遍一遍的翻來覆去,輾轉難眠。一直到快天亮才朦朦朧朧地睡著,這時鬧鐘也響了,只好掙扎的爬起來,準備上班。那時正好有一部電影叫“Insomnia”,我的情況就非常類似戲裡的狀況。
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,有一天晚上我作了一個夢,夢見自己在開一輛只有一節車廂的火車。開著開著,突然火車越來越快,而且好像要脫軌的感覺。我開始很驚慌,這時候有一個意念進到我心:「放手讓上帝來開吧!」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,半信半疑地放開駕駛盤,坐了下來。火車仍然開得很快,我不敢往外看,深怕一不小心火車會衝出軌道。後來心神稍為平靜下來時,我往外看,只見火車雖然還是開得很快,卻很穩健地前進。我不用做什麼它自己就走得好好的,而且兩邊都是漂亮的風景。夢醒之後,我把這個夢當成給自己的啟示。這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,不是我控制了,就會按照我的意願去發生的。有時候自己給自己太多的界線,反而適得其反。睡眠就好像學游泳一樣,越是掙扎想要浮起來,身體越往下沉。一旦放鬆心情,自然地划動手腳,身體就自然浮起來了。信念一轉,我也漸漸走出失眠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