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恩美
曾聽母親提及,父親怕吵。幼兒時期,如果我哭,就會被關在漆黑的房間裡。當父母意見不合,彷彿親身體驗閃電和打雷交替的跌宕聲,令人感到恐懼不安。因此,在我成長的辭典裡,沒有「No」這個字彙存在的餘地。我學會以表面沉默、順服父親來自保。懼怕是一堵高牆,自然隔在父女之間。年幼成長的過程,沉默是金。家庭、學校、社會的文化環境多表彰孝順父母、尊師重道,孩子以實踐或達成父母、師長的期望,為美好的人生目標。我沒有說「不」的安全感,也從沒被鼓勵學習表達主見的安全環境。
他們不喜悅我追求信仰
中學時,認識了天上的父親,渴望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。生平第一次,沒有經由父母同意,自己選擇受洗。「我受洗了!」事後,我開心地告訴母親。「你怎麼沒有先問過我們?」母親的反應讓我感到,我沒有被給予選擇信仰的自主權。父親發現我坐在書桌前讀聖經,不悅地警告我:「你不要浪費時間讀聖經,影響功課!」我嚇得如驚弓之鳥,立即把聖經合上。父親的態度令我感覺,他們不喜悅我追求信仰。我學會利用下課,父母尚未到家前,如賊一般,偷偷摸摸在房間做聖經函授課程。星期天早上,我從不敢開口問父母:「我早上可以去主日崇拜嗎?」懼怕是一條透明膠帶,緊封住我的嘴巴,不允許真心話從任何縫隙溜出來。因此,我想出一個對策,主日清早就告訴爸媽,「我要去圖書館讀書!」等主日崇拜開始前,再從圖書館走路到禮拜堂。主日崇拜結束後,我再返回圖書館讀書。我好似猶太人尼哥底母,趁著黑夜去找耶穌。懼怕觸怒父親的靈似一張纏住小麻雀的網羅,它在靈魂深處痛苦掙扎著,等候聖靈如火降臨,可以燒掉懼怕的網,使它可以消失無踪,我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找耶穌。
離郷背井到異郷求學的歲月裡,為我提供一個安全時空距離,給予我許多機會與父親魚雁往返。我終於有空間和時間自由建立與天父的關係。當我越多享受作天父愛女的過程,心中那堵懼怕的牆漸漸失去它的高度及厚度。我不斷用文字,將天父的愛、主為人類的罪上十架的救恩分享給父親。我渴望父親能像我一樣,享受作天父愛子的權柄。那段日子,愛父親的心有根有基,我感受主不離不棄的愛,使我越來越剛強壯膽,我願意討父親歡心,同時更深地渴望討天父的喜悅。我不斷領受天父用永遠的愛愛我,並浸潤在永不止息的愛中,經歷到完全的愛,有若滴水穿石,使心中那堵懼怕父親權威的高牆逐漸塌陷,心靈世界得到很深的安全感,給予我勇氣,嘗試向父親說真心話。
你要拿香、磕頭跪拜
他鄉求學、結婚生子後,終於興奮地帶第一個外孫回家探親。回到家第二天,剛好正值端午節。一大早,父女吃完早餐後。父親在餐桌中央放置一盆劍蘭,將祖父、祖母的黑白遺照擺在桌上,前方放了一盤柳丁和紅蘋果、一碗米,上面插了三柱香。
「今天是端午節,我好不容易請人從家鄉帶回來爺爺奶奶的遺像。妳要拿香,向爺爺奶奶磕頭跪拜!」爸爸嚴肅地對我說。我心跳開始加快。
「爸!我可以站在爺爺奶奶的遺像前面默禱,向他們表達追思和懷念。」我第一次鼓起勇氣,溫和堅定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作法。我只想向天父跪拜,並樂意以低頭默禱的方式來尊敬緬懷祖先。
「妳既然信主,不願向爺爺奶奶的遺像磕頭跪拜。妳可以回去妳婆婆家住,千萬不可以帶妳弟弟去教會,免得影響他去拜祖宗。」父親緊縮著眉頭,板著臉,獨自祭拜完後,走回房間。之後,有三天時間,他不願意正眼看我一眼,也不願意跟我說話。他從來沒有聽過我對他的要求說:「不!」因此,他立刻以感情退縮,來向我表達他的不滿和憤怒。
多次回顧那個父女衝突的場景。我能夠理解父親的想要:他千辛萬苦終於從家鄉得到父母的遺照,十分渴望盡一份作兒子的孝心,遵循中國文化傳統,帶領兒女拿香祭拜逝世的父母,以表孝道和感念祖先,而作女兒的竟然拒絕滿足他心中所要的。但因他仍然想堅持到底,便由失望、挫折感,可能產生:「女兒不跪拜祖先就是不孝」的扭曲想法,接下來用冷漠疏離來表達他受傷的情緒。
在健康界線裡安全成長
成長在權威主導的環境中,要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、感受,學習設立界線的過程,有如經歷毛毛蟲要破繭而出的掙扎,毛毛蟲需要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,逐漸成熟,才能蛻變成展翅飛翔的帝王蝶。
我從交往二十多年的好友若琳身上,觀察到她是一個會設立健康界線的人。她能很清楚地用言語向我表達自己交友的原則:妳樂意與我作朋友,我不會與妳斷交。她言出必行,使二人的友誼關係,二十多年來保持在健康安全的氛圍裡。她唯一的外孫出生前,她很清楚地向女兒提出,每星期五是祖孫日。她擁有六天安排自己的生活,也持續21年用心建立一對一的祖孫情,我常常聽她分享三代和睦相處的美好。我與會設立健康界線的人長期並肩同行,自然幫助自己在極有安全感又穩定的關係中,不斷操練設立健康界線。那種情況就像幼嫩的粉蝶,可以先在被保護的溫室中練習展翅飛舞花叢間,待牠翅膀長硬後,便能到溫室外,抵擋風吹雨打,並能平安穩妥。
我多與有界線又接納我的人相處,習慣聽他們對自己說「NO!」之後,並不影響二人的關係。我也越來越自然可以學習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,向他人說:「現在不方便,明天可以嗎?」「我有一個小時,方便講話嗎?」那好似翅膀長硬的彩蝶,越來越不怕在父神創造的大自然中自由翱翔,遇到大風大雨,也懂得很快找到避難所和隨時的幫助。
劃定疆界,在愛裡不懼怕
從人生教練課程中,我學習在心中放三個盒子:一個裝自己的事、一個裝別人的事、一個裝上帝的事。若再遇到類似祭祖衝突事件,可以立刻把三個盒子拿出來,釐清內心應該如何劃定我、你、祂的疆界。首先,梳理管理好自己的思想、情緒、責任範圍。我有選擇自己敬祖的方式,並尊重他人有不同祭祖的方式。而雙方之間的衝突和僵局要如何回應?就是詢問永在的天父如何按主的意思,與聖靈合作,以討天父喜悅的態度來回應衝突。
當年,我與父親因祭祖產生衝突。回美前,父親不悅地對我說:「你應該問教會牧師有關祭祖的事。」隔年,父親得癌症開刀後,我身懷老二,帶著一歲多的老大再度回家,帶父母去教會參加聖誕佈道會,父母在佈道會中雙雙決志信主。
衝突是暫時的,唯有永遠的愛可以讓懼怕的高牆倒塌,在不離不棄的愛中,彼此領受福音、活出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