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劉哲沛律師
多年前閱讀Dr. Townsend & Dr. Cloud二位博士論「界線」的經典著作《過猶不及》,有幅圖畫一直浮現在腦中:一個人每天拿自己院子的噴水管,不斷地往隔壁鄰居院子灑水,勤奮地照顧鄰居的花園,卻容許自己的院子荒蕪。照顧鄰居的花園是誰的責任?這個人的責任又是什麼?如果此人跑去將鄰居的樹砍掉,種上自己喜愛的玫瑰花,鄰居會作何感想?兩人會產生衝突,實在也不足為怪。
負起自己責任找定位
「界線」是一條所有權的分界線,界定你和別人所有權的範圍在哪裡。它不只是有形看得見,更重要是存在心中無形的疆界。界線清楚的劃清哪些是你的擁有範圍,我不能越俎代庖;是我的所有權,我要負起責任。人在關係中透過界線來勾勒出自己,告訴你我是誰,我的想法、感覺、能力、選擇。我是怎樣的人,這就是所謂「定義性的界限」。定義性的界線幫助你和別人認識「真實的你」和你「現在的光景」,讓別人知道如何與你交往,維持美好的關係。對人生定位不清楚的人,很難在關係中畫出清楚的界線。界線的模糊與錯位,常常成為人際互動的傾軋與衝突的來源。
博林是個絕頂聰明、能力很強的人。拿到博士學位後在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,一路升遷到部門經理。但他對自己卻不很確定,需要在競爭中證明自己,也在別人的肯定與聽從中確定自己的價值。他不斷與人比較、競爭,表現比別人強,時而為得上司、長輩的賞識而委屈自己,對下屬、晚輩又表現權威霸道,導致人人對他敬而遠之,不敢與他打交道。
身為被造物,了解自己的定位、價值,極為重要。人與其他被造物的人,或與造物者之間都有一條清楚不能跨越的界線。人永遠不可能成為創造宇宙萬物的神,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其他人的創造者,掌控他人的生命。然而人常看不清這點,常想在其他人身上扮演上帝,用各樣的方法來操縱,或用情緒來勒索。最常聽到的話是:「我是為你好才管你。」我們無法在別人的生命中扮演上帝的角色,掌管他的未來。
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
我們對自己生命的範圍要負責任。照顧自己的花園是我應負的責任,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除了澆水灌溉施肥,還必須除草與殺蟲,防範惡劣的天氣造成有害的環境,其中所付的代價常難以估計。照顧自己身體的健康,也是我們應負的責任。除了飲食需要節制外,要常常健身運動,更是持久的操練。在關係上,我們也有自己該負的責任。身為父親,有責任努力扮演好父親的角色;作為丈夫,有責任努力學習作好丈夫,愛自己的妻子,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。在自己的品格上,我有責任不斷提升,生命不斷成長。
在自己的生命花園裡,我有責任除去雜草。若在哪裡有失誤,我要勇敢承擔責任,願意向對方道歉。然而,要承認自己的錯誤,何等困難。人類的第一對夫妻,在伊甸園犯錯,吃了神吩咐不能吃的果子。被發現後,丈夫的第一句話不是為自己的錯誤負責,而是將責任推給妻子。「你所賜給我、與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,我就吃了。」(創3:12)夏娃也沒為自己的錯誤負責,而說:「那蛇引誘我,我就吃了。」(創3:13)我們生命中的雜草,自己有責任去拔除。我們屋子裡的垃圾,是自己的責任去清除。沒有承認的錯誤,就無法改正,關係無法恢復。沒有承認的罪,就無法洗淨,可嘆也!
自己的家園自己守護
身為自己家園的主人,我們有責任保護它的安全與美觀。當有人敲門要進入時,我們有責任看清來者是好人或壞人。對好友來訪,開門歡迎;有人惡意侵入或可能造成傷害時,我們有責任拒絕,來保護家園的安全。界線的經典名句:「對好事說Yes、對壞事說No」成為最好的提醒。
佳宜是很有愛心的姊妹。只要有人找她幫忙,她都盡力協助。久而久之,大家有需要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。佳宜越來越忙碌,影響到她與家人的生活。先生開始抱怨,覺得佳宜沒有照顧好家庭。如果佳宜的服事影響到她為人妻、為人母的角色時,她就要對別人的要求說「不」了。對別人的求助說「不」是否表示佳宜沒有愛心呢?不然。當佳宜自顧不暇時,她的身心都不處於好的狀態,已不是最好的協助人選。如果她能委婉表達自己的不適任,並請其他合適的人幫忙,反而是更好的選擇。
擴充愛的疆界
與人交往時固然需劃清界線,但基督徒的信仰是超越性的,我們住在世界卻不屬這世界,住在罪人中卻可出污泥而不染。我們需要界線,然有人特別能延伸愛的界線到更遠,成為更多人的祝福。我遇過二個人,都有很好的界線;一個是神學院的教授,她是晚上9點後就不再接電話了,因為她需要有充足的睡眠,隔天才有體力工作;另一位是諮商輔導,她愛心特多,還好是單身。除了白天輔導工作之外,晚上稍作休息後,從9點又繼續關輔工作直到凌晨。許多人從她的愛心服事得到幫助,她也為這樣的服事感到滿足的喜樂。我說她在這方面有特別的恩召,這會不會是我們愛的疆界的延伸呢?在環境許可下,適當的鍛練屬靈肌肉,可以擴充我們愛的疆界。正如彼得說:「正因這緣故,你們要分外的殷勤;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德行;有了德行,又要加上知識;有了知識,又要加上節制;有了節制,又要加上忍耐;有了忍耐,又要加上虔敬;有了虔敬,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;有了愛弟兄的心,又要上加上愛眾人的心。」(彼後1:5-7)
尊重對方的疆界
除了對自己的疆界要負責,對別人的疆界要尊重。特別是親愛的家人或熟悉的朋友,因為關係親密常忘了對方也有自己的界線範圍。他有自己的想法、好惡、安排生活的方式,自由決定的空間,不因與我們的關係親密而消失。我們仍然需要尊重他作決定的主權,給他時間、空間作他自己。若我們覺得對方的想法或決定都不成熟,甚至是錯誤,因而否定對方,或擅自幫他作決定,以致他沒有機會在錯誤中學習。是我們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,讓他無法清楚認識自己;是我們混淆了他的界線,導致他在將來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清楚勾畫出自己的人格形象。
尊重神的疆界
我們也需要尊重神在人際關係中的疆界。在人際關係中,神是真正的創造者與掌權者。「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,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。」(箴21:1)只有神可以改變人,人不能改變人。當人低估神的權能,忘記自己是被造物的角色時,就在無意識中扮演起神的角色。我們自以為可以改變對方,是是非對錯的審判者,揮舞著公義的大刀,以自己的方式懲罰我們自以為的惡者。我們行義過份,卻不知人的怒氣無法成就神的義。難怪有一句話說:「當神在我們心裡變大的時候,人際關係才變的容易。」(Relationship becomes easy when God becomes big in our heart.)
界線不清常是造成人際衝突的主因,讓我們學習守住界線,在衝突中突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