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吉米在一家貿易公司擔任業務部副理已經十多年。他工作非常認真,協調能力強,替公司開發了許多新客戶,業績常居公司業務之冠。他的人際關係也非常好,常常協助上司解決內部棘手的人事問題,贏得下屬的愛戴。
業務部經理艾倫對吉米又愛又怕。工作上有任何問題,吉米總可以幫他迎刃而解。業務部門也因此得到老闆的器重,讓他這個主管在公司裡顏面有光。然也因為吉米太優秀,他常擔心自己的職位不保,會被吉米取而代之。因此,在老闆面前,他常攬下吉米的功勞,或稱是整個團隊的努力,避免吉米的光環太過顯露。
吉米在副理這個職位上,雖然薪水不斷增加,升遷之路卻好似遙不可及。對上司的刻意壓制,心中常常憤恨不平。明明是自己的功勞,竟被上司搶走。想要離開,覺得可惜,要混水摸魚,他又做不到。為了看似優渥的薪資而留下工作,但看不到職涯前景,讓他變得鬱鬱寡歡。
《第二把交椅的領導藝術》作者楊桂炎牧師,擔任新加坡聖約播道會副牧師有24年之久。24年之後,他才成為該教會的主任牧師。在這漫長擔任第二把交椅的歲月裡,他將所領受的心得寫下來,成為諸多「第一把」或「第二把」交椅領袖的幫

助。
無論職場的工作或教會的服事,都是神的呼召。作者認為,神的呼召完全跟我們的本質無關。不是因為我們有恩賜或多麼敬虔,而是神的恩典在我們生命中展現。
作者同時提到,「領袖呼召的首要基礎不是事工,而是耶穌基督自己」。神呼召人不是為祂作工,甚至不是為祂所用,而是與祂同在,與這位永活的神建立親密的關係。因此,我們被呼召是要信靠祂,來參與祂的工作。
既然神呼召我們,在職場或服事上與基督建立親密關係,透過祂為我們安排的職位、工作上的困難,加上我們的信靠,反而可以更多經歷神,更深刻的認識祂。
作者認為「副牧師的角色,就像第二把小提琴手,要全力支持他人的服事,忠實完成不起眼的幕後工作,協助整個團隊完成使命。」在一個團隊中,位於第二把交椅的領袖,一方面需要有領導力,來行使領袖的角色;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謙卑的心,來順服第一把交椅的帶領。是一個謙卑的下屬與果斷領袖的結合。
神把一個人放在副手的位置,定有祂極美好的計畫與安排。作者分享他擔任副牧師的這些年裡,神讓他發掘許多珍貴的寶藏。他學習到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領袖,處理衝突及人際關係的新觀點,為事工開發新的恩賜,從血氣行事中的悔改,未加審查的動機,信心的拉鋸,及額外的付出等,都在預備他的生命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服事。
當然,身為第二把交椅的領袖,總希望有朝一日能晉升成為第一把交椅,甚至想要為主圖謀大事。有領導的雄心,並設立事工的目標是好的。然而,一個真正屬神的領袖,他的生命完全在乎神,並且單單遵從祂。我們需要把「追求夢想」和「滿足神所安置我們的位置」分清楚。重點在於,無論身處哪一個位置,我們是否仍充滿感恩而安然自若?
以神為滿足的領袖知道自己滿足的源頭,不在於任何物質、權力、地位和聲望。他毋需為自己制定計畫,掌控過程。因為他清楚明白他的腳步由神命定,當時候滿足,他生命成熟時,神自然會將他安置在高位,因他所展現的,不是自己的光環,乃是神的榮耀。